Monday, November 07, 2005

勝訴獲日賠償 痲瘋病友展顏

http://tw.news.yahoo.com/051107/76/2i12l.html
勝訴獲日賠償 痲瘋病友展顏 寄給朋友 友善列印
2頁之1
【陳慧屏】
台灣新莊樂生療養院病友對日求償勝訴,與世隔絕數十年的病友們終於知道,原來自己也有資格說出:「希望像人一樣生活著、被對待著!」

歷經十個月的控訴和辯論,台灣新莊樂生療養院病友對日跨海求償在十月二十五日宣判勝訴,確認戰前日本政府殖民下的台灣漢生病患(即俗稱痲瘋病)亦適用日本「漢生氏病補償金法」,將可獲賠償。在東京地方法院現場等候的樂生病友激動地流下眼淚,這淚水帶有勝利的喜悅,有對自己數十年來殘缺人生的疼惜。早先半小時,同樣對日訴訟的韓國小鹿島更生園漢生病友遭宣判敗訴,更使得台灣病友勝訴的心情更加複雜而矛盾。

歷史錯誤 人權遭到侵害

訴訟的過程雖然只有十個月,控訴的卻是長達數十年的歷史錯誤。台灣漢生病友人權律師團指出,漢生病友的不幸並非來自疾病,而是因為他們得病後所遭遇的一連串人權侵害,包括社會歧視、強制隔離、人格發展可能性的抹殺、強制勞動、強制結紮、不當懲戒、不當醫療、強制搬遷......原告之一周黃金涼在辯論庭上的泣訴,其實代表了眾多病友的心聲:「請把我的家還給我!請把我成為老師的夢想還給我!您過去從我們這裡奪走了這麼多的人生,請您張開眼睛看一看!」

歷經長年隔離,樂生療養院就像是發生在台灣的「桃花源記」,隱身在都市邊緣的山丘上,匯集來自台灣各地、包括離島的痲瘋病患,自成一格的小小村落,老樹為伴,時光在此留駐凝結。只不過,這些院民當初是被迫離開家人和社會,與世隔絕。只不過,樂生的故事不像陶淵明想像那般浪漫作結,故事延續到現代,桃花源的大門被打開了,外界的紛擾如潮水湧進。

樂生院民首先面對的入侵者是現代化的運輸系統。一九九五年,北市捷運局選定這兒做為新莊機廠場址,挖土機進駐,院民被迫搬遷到新大樓,多位院民在搬遷勞頓中因傷口發炎而遭截肢。新大樓裡有現代化的病房和冷氣,但卻不是院民所要求的兩層樓建築,院民集中居住在六樓以上,行動不便的病友再也不能像過去一樣,四處串門子,到樹蔭下乘涼。家,變成了冰冷的病房。

尤其在火災時,以電動車代步的病友幾乎是無路可逃。他們必須先下車奮力推開自動關閉的門扉,然後爭奪空間有限的電梯,況且火災時是否能搭乘電梯還是個疑問。在一次演習中,一位被截去一腿的病友索性拋下電動車,用雙手支撐著臀部笨拙地挪動,一階一階地逃下樓梯。儘管院方一再改進大樓設施,但卻不能掩飾規畫之初未曾傾聽病友需求的事實。

訴訟根源 日頒補償法律

當然,外頭的影響也不全然是負面的。一九九九年,院民金義楨一行人即在慈濟的協助下赴日參訪,當年日本的痲瘋病友正是頭條新聞人物,他們控告政府的官司,在纏訟多年之後終於勝訴。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除了向長年遭受國家制度性歧視和迫害的病患道歉,並提供更完備的生活保障和照護措施,且尊重病患心願,讓他們留在原處安老。隨後,日本國會通過對漢生病患的補償法律。這也是此次樂生院民跨海訴訟的根源。

當二○○四年初學界進入樂生的時候,這兒已經被挖土機剷平一半,但這反而引發台灣的青年學子坦率的熱情,一如四十多年前地球的另一端,年輕的切.格瓦拉來到祕魯的痲瘋病院。台灣學子們或許做得更多,他們利用寒暑假為阿公阿嬤打掃環境、粉刷屋舍;他們在樂生搭建舞台,用音樂聲嘶力竭地抗議拆遷;他們透過口述歷史、攝影、紀錄片、裝置藝術等各種想得到的方式,為樂生留下記錄。直到現在,拆遷看來勢不可擋,一位不願具名的研究生羞澀地告訴記者:「其實我們知道最後還是會拆掉,但是我們其實希望的是開啟對話空間,讓更多人認識樂生。」

No comments: